傳媒視角
【蘭州日報】以科技創新支撐西部發展?中國科學院蘭州化物所打造西部創新研究基地
自1958年建成以來,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(以下簡稱蘭州化物所)始終秉持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的使命,以卓越的科研創新能力,為區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。蘭州化物所主要開展資源與能源、新材料、生態與健康等領域的基礎研究、應用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工作,以“資源與能源化學和新材料西部創新研究基地”為戰略定位,致力于建設成果卓越、管理規范、環境優良、人才一流的國家級科研機構。經過幾代科研工作者的艱苦努力、開拓創新,蘭州化物所截至目前累計獲得科技獎勵260余項,其中包含國家級獎勵41項、省部級一等獎56項、摩擦學領域國際最高獎1項,為我國石油化工、戰略高技術及催化、潤滑、分離分析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。
建強平臺?夯實創新根基
蘭州化物所擁有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平臺,包括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(低碳催化與二氧化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、潤滑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),1個國家創新中心(蘭州潤滑材料與技術創新中心),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(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),2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(甘肅省天然藥物重點實驗室、甘肅省黏土礦物重點實驗室)。為多學科協同發展提供全方位平臺支撐,為科研成果工程化與產業化應用提供堅實保障。
豐碩成果?服務國家需求
在潤滑材料研究領域,蘭州化物所曾承擔人造地球衛星短波天線機構防冷焊鍍層研究任務,為“ 東方紅一號”等衛星關鍵運動部件的可靠運行提供技術支撐,相關成果為國家“ 兩彈一星”事業作出重要貢獻。當前,研究所推進新型潤滑防護材料設計、制備和摩擦學性能研究,研發高性能潤滑和防護材料及減摩與抗磨技術,已先后為278 次發射任務的677 顆/艘衛星、飛船、新型飛行器及深空探測器運動機構提供潤滑材料技術,保障航天器在極端環境下可靠運行。
在低碳資源高效催化轉化領域,研究所緊盯國家發展和國民經濟需要,開展“順丁橡膠工業生產新技術”研究,該項目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壟斷,形成我國獨立自主的工業化技術,先后在國內建立多套工業生產裝置,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。
近年來,研究所緊扣國家“ 雙碳”戰略目標,面向國際科學前沿,以低碳催化和羰基化學為學科基礎,構建低碳催化與二氧化碳利用創新研究體系。同時,還揭示復雜場景、多能耦合、極端環境下低碳分子與二氧化碳催化活化和原位轉化機制,以求突破關鍵技術,力爭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研究基地,成為實現國家“ 雙碳”目標的重要戰略科技力量。
在分離分析與能源資源利用領域,研究所以西北特色植物資源為對象,以植物資源開發、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為主線,發展精準分離分析材料與技術,成功發現并提取多種藥用活性成分。針對黏土礦物等資源,研究所攻克高值利用關鍵技術,解決長期制約凹凸棒石資源高值利用的關鍵瓶頸,顯著提升我國凹凸棒石自主研發水平。
人才強所?凝聚奮進力量
蘭州化物所培養造就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科學家與高素質研究、技術人才。目前在所工作的高層次人才中,中
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、國家級領軍人才、國家級青年人才、中國科學院高層次人才、甘肅省領軍人才等合計60余人。此外,依托高水平人才隊伍和國家級科研平臺,建立綠色化學化工技術、特種潤滑防護材料與工程技術、西部特色中藥藏藥、生態環境材料與工程等4個研究技術平臺,為甘肅省化學會、甘肅省材料學會、甘肅省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學會掛靠單位。同時負責編輯出版《摩擦學學報》《分子催化》《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》3種學術期刊。
未來,蘭州化物所將堅守初心使命,勇攀科技高峰,不斷拓展科研領域廣度與深度,力爭在多領域產出更多關鍵性、原創性、引領性重大科技成果,切實履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職責使命,為實現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區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lzrb.lzbs.com.cn/content/202509/23/210580489.html





